山农融媒4月11日讯 4月9日,学校召开2025年招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贯彻学校党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2024年招生就业创业工作经验成果,锚定“冲一流”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招生就业创业工作。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林海,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戈出席会议,党委常委、副校长周玉玺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等上级部门关于招生和就业创业工作系列会议精神。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广松主持会议。
冷畅俭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24年学校招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一年来,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实现招生创新与生源提升双频共振,生源质量、结构不断优化,拔尖培养模式备受青睐,地方专项影响增强。就业质量与职业成长双向赋能,稳岗拓岗扎实有效,就业指导服务升级赋能,就业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创业孵化与成果产出双链贯通,教赛创深度融合,产学研协同发力,厚植生态圈优势,激活双创发展新动能。
冷畅俭分析研判学校在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决胜“冲一流”的关键时期,招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招生工作是稳固学校发展的“底线”,就业工作是维系学校稳定的“红线”,创新创业工作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前线”。要精准把握招生就业创业三线联动的新方向,构建协同共进“大格局”,绘就精准发力“新图景”,锻造专业队伍“硬实力”,开启争先进位“加速度”。
冷畅俭强调,招生、就业和创新创业工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源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是学校“冲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全校师生要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抓紧抓实招就创工作。要直面理工农医专业招生新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学院和导师招生主体地位,深化研究生“项目制”招生培养改革,推广“齐鲁学堂”培养模式。直面供需失衡与素质适配新形势,大力开拓市场化岗位,增加就业岗位供给,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加强学风建设,提升考研深造率。直面双创竞争激烈新趋势,聚焦科研成果转化、赛事提质扩面和产创融合三大攻坚行动,将创新实践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效。
李广松在主持会议时表示,各学院、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全面传达会议精神,将思想行动统一到学校决策部署上来,主动担当,协同配合,为完成今年招生就业创业任务贡献智慧力量。要高位谋划,精准科学制定举措,立足实际深入调研,制定翔实方案,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施策,打通信息壁垒,形成联动机制。要压实主体责任,落实一把手工程,细化任务到岗到人,围绕招生、就业、创新创业核心目标真抓实干,交出优异答卷。
会议表彰了2024年9个本科招生工作先进单位、8个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单位、9个单位本科就业工作先进单位、8个研究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9个创新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并授予丁存振等85名同志招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丁海萍等83名同志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鲍印广等66名同志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安莲等29名同志创新创业优秀工作者称号。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植物保护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交流发言,分享招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做法。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铁成,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党委副书记、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各专业主任、系主任,全体本科生辅导员、研究生辅导员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