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2届毕业生学历学位图像采集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中国新华社信息采集中心于2021年12月2日来我校对2022年毕业研究生进行图像信息采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采集范围:我校2022年应毕业研究生(在校生只能采集一次照片,不能重复采集,已参加往年照片采集的研究生不需再参加本次图像采集)。
二、拍摄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1年12月2日全天。 上午8:00-12:30,下午2:00-5:00。
地点及拍照顺序提前2天另行通知。
各学院务必及时传达通知内容,特别是在外联系工作和做课题的研究生,要求其务必于12月1日前返校,不得遗漏一人。
因特殊原因不能到现场拍摄的研究生,需携带本人身份证、研究生证,于2022年1月28日前到新华社大学生图像采集中心进行补拍。未参加图像采集或因在外采集个人信息填写错误造成无法上传教育部信息者,后果自负。
三、疫情防控要求
省外返校参加现场拍摄的研究生需持48小时核酸证明和24小时内泰安市内医院的核酸证明;省内(不含泰安市)返校参加现场拍摄的研究生需持48小时核酸证明;泰安市(非校内学生)返校参加现场拍摄的研究生无需持有核酸证明。中高风险地区研究生暂不参与此次图像采集。
非全日制研究生(经管学院除外)于12月2日下午15:00在岱宗校区集中拍摄,各院研究生辅导员在学校北门清点人数,并检查返校研究生健康码以及核酸证明。保卫处安排工作人员对返校研究生进行体温测量,通过后所有返校研究生经学校北门进入。各院研究生辅导员带领返校研究生在指定地点进行图像采集,采集完毕后,所有返校研究生经学校北门出校,不得在校园长时间逗留。
四、拍摄要求
人物姿态与表情:坐姿端正,表情自然,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耳朵对称,保持左右肩膀平衡、两手自然下垂,嘴唇自然闭合。
眼睛:尽量不戴眼镜,常戴眼镜者可佩戴眼镜,但不得带有色眼镜(含有色隐形眼镜),镜框不得遮挡眼睛,眼镜不能有反光。
佩饰及遮挡物:不得使用头部覆盖物(宗教、医疗和文化需要时,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不得佩戴耳环、项链等饰品。头发不得遮挡眉毛、眼镜和耳朵。
衣着:最好穿单色有领衣服,尽量避免复杂图案、花纹,建议着正装,带领带袖。禁止穿吊带、无袖、低胸衫、奇装异服。因图像采集背景是蓝色,禁止穿蓝色、黄色、绿色、紫色衣服。
发型:发型整齐,露出眉毛耳朵,不得有碎发,不得扎高丸子头。
化妆:可化淡妆,不宜浓妆。
五、拍摄收费标准
按新华社的收费标准每人15元。由各学院负责,以学院为单位收齐后于11月30日前存入指定的银行帐户(开户行:建行泰安山东农业大学支行,帐号为:6217002220007483833,户名:卢骁),并将存款凭条客户回执单交研究生处管理科(1#425)。由学院统一填写图像采集人员名单(模板见附件,名单按博士、学硕、专硕顺序和学号由小到大进行排序),纸质版电子版于11月30日前报送研究生处管理科。
六、研究生网上图像信息核对
研究生照片采集完成后2-3周,照片和信息上传到“山东高校影像”公众号,被采集研究生可以在“个人中心”功能栏内的“个人信息”进行信息与图像的校对和勘误。在采集后1个月内通过“山东高校影像”公众号校对和勘误采集的照片和信息。
七、注意事项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图像采集工作,研究生辅导员负责图像采集组织工作,并在拍摄现场维护秩序。拍照严格根据学院顺序进行,研究生辅导员不到现场者,不予学院拍照。
2、天气转冷,请同学们注意保暖,衣服及各类物品临时存放、行走路线及拍摄流程等务必服从工作人员安排,自觉维护现场秩序。不服从安排,扰乱现场秩序者,不予拍摄,并按照研究生违纪处分条例,严肃处理。
八、联系方式
新华社山东分社图像采集部。
地址:济南市玉函路7号
联系电话:(0531)82024793 82024739
研究生处
2021年11月26日